第三届北京森林论坛概述
- 2012-12-22 16:50:00
- 北京林学会 原创
- 3710
♦论坛背景♦
国际背景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途径。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已向国际社会公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目标,并将低碳经济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森林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碳汇林业建设是发展低碳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碳汇林业,不仅可以实现间接减排,减轻国家气候谈判的减排压力,还可以获得巨大的综合效益,为国家争取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而且发展碳汇林业的成本较低,是世界公认的未来30-50年最经济、最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与手段。
国内背景
近年来,为应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需求,北京提出了构建低碳城市和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并发布绿色北京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和碳汇林业发展进程,充分利用区域影响辐射带动全国发展。但是究竟如何发掘林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潜力,探索碳汇林业建设可行性运作模式、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碳汇林业发展的双赢局面,是目前国际社会正在探索并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研讨内容♦
大会邀请国内外低碳经济与碳汇林业管理与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探讨林业碳汇在北京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发掘林业的低碳经济潜力,探索碳汇林业的可行性运作模式。会议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从低碳经济与生态保护等方面为建设低碳城市、推动“绿色北京”建设、打造世界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建议。
♦论坛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10年9月27日至28日
会议地点:北京凯迪克格兰云天大酒店
酒店地址:北京朝阳区北辰东路18号
联系电话:86-10-84971188
传 真:86-10-84809198
网 址:http://www.catichotels.com/GBJCT/home-cn.html
♦论坛简介♦
本次论坛由北京林学会、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共同主办,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等多家单位具体承办和协办。出席本次论坛的不仅有众多国内低碳经济和碳汇林业方面的领导、专家和学者,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韩国政府机构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太平洋森林信托、森林趋势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6个国际组织的官员、专家和学者,以及有关企业的代表和新闻界的200多位朋友们。本次论坛旨在构建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探讨推进低碳经济与碳汇林业有机契合的途径与方法、为实现碳汇林业在首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建言献策。
♦论坛主题♦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低碳经济与碳汇林业
分论坛主题及主要议题:
(一)低碳经济与碳汇林业发展形势和政策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碳汇林业作为新时期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对掌握国际气候谈判话语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传统林业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与趋势如何?碳汇林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碳汇林业与首都世界城市及低碳城市建设怎样有机结合?如何从政策与制度层面为首都碳汇林业发展提供支持?
(二)碳汇林业管理与技术
和障我国建设业与景观恢复:多元化途径与多在推动碳汇林业发展的进程中,管理与技术体系的保障必不可少。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碳汇林业多元化途径和多重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如何?怎样实现景观恢复、林业社区发展与碳汇林业发展的双赢?怎样逐步形成北京碳汇林业生产、计量、核查及认证综合管理体系?如何构建符合北京实际情况的造林、经营、城市立体绿化、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园林绿化减排增汇技术支撑体系?
(三)碳市场与绿色低碳产业
成熟的市场机制是推动减排增汇、拉动低碳经济、发掘碳市场潜力的重要保障。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根本措施。目前,国际碳市场发展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对中国碳汇交易体系构建有何启示?在推进碳汇市场化进程中有哪些工作需要完善?如何实现碳汇交易与工业减排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有机结合?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与应对方法?如何科学调整绿色低碳产业布局,吸引绿色投资,实现行业间的绿色经济合作?
Contact Us
- 北京市西城区裕民中路8号218室
- 电邮:bjfs@bjfs.org.cn
- 邮编:100029
- 电话:010-84236246
- 微信公众号:北京林学会
- 传真:010-623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