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北京森林论坛专家介绍

2012-12-27 08:40:00
北京林学会
原创
4800

 主题报告专家

尹伟伦,男,北京林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先后在英国Wales大学、比利时Antwerp大学研究生院学习。2004年7月至2010年8月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兼任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现任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主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杨树委员会执委、中国杨树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天津市政府顾问等职。

报告题目: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约翰·皮诺(John Pineau),男,加拿大林业研究院首席执行官。曾任加拿大生态中心的专职顾问及林业研究伙伴关系的推广经理、科普及公众意识委员会主席、安大略省自然资源厅(1979-1994)公园博物学家、资源综合管理技术专家、联络官、公园规划师及GIS专家等职位。获得特伦特大学生物学学位、弗莱明学院GIS应用开发专业学位证书。

报告题目:加拿大林业概述——机遇与挑战

 

李怒云,女,博士,教授级高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历任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处长、总工程师、副司长等职。兼任全球环境人文因素影响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北京林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能源标委会林业能源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林木种苗标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报告题目:中国绿色碳汇基金的运作及其在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中的作用

 

迈克尔·詹金斯(Michael Jenkins),男,森林趋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毕业于耶鲁大学林业专业。先后担任美国和平部队驻巴拉圭志愿者、华盛顿“国际适用技术”组织技术顾问、美国国际开发署农林外展项目驻海地农林专家、麦克阿瑟基金会全球安全与可持续性项目副主任、世界银行高级林业顾问等。曾撰写过多本书籍及文章,其中包括艾兰德出版社发行的《可持续性林业:行业过渡时期战略》。

报告题目:生态服务付费机制的全球趋势——森林趋势经验分享

 

张玉梅,女,曾任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处副处长、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现任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

 

第一分论坛专家简介

罗恩.艾林(Dr. Ron Ayling),男,加拿大《林业纪事》(SCI)主编。1967年从多伦多大学获得林学学士学位,1972年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具有35年国际开发方面的经验。其中,在加拿大国际开发研究中心(IDRC)任职15年,负责非洲东部及南部地区、拉丁美洲以及亚洲地区项目。此外,他曾担任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担任了数年的顾问,主要负责森林管理、示范林开发、气候变化及固碳。

报告题目:中国-加拿大林业合作简史

 

马履一,男,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现任校长助理及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森林培育学科负责人,兼任中国林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林学会常务理事。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奖1项等奖励。

报告题目:抚育间伐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碳动态的影响

 

弗雷德·平托(Fred Pinto),男,加拿大安大略省自然资源厅南部科学与信息处主管。曾任加拿大林业研究院主席并担任安大略省政府林业官员。30年来,一直致力于社区服务及志愿服务,花费了数千小时帮助人们了解森林,运用其知识与技能将人们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恢复森林、为穷人带来希望、增进全球及地区内不同森林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互相理解。1999年,加拿大林业研究院向弗雷德及其团队颁发了“加拿大森林管理团队成就奖”,用以表彰其在开发造林指南方面所做的努力。该指南为森林经理评估不同采伐及再生方案的结果及其对森林可持续性的影响提供了依据。并且,该指南中所述的做法目前已被加拿大魁北克省以及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及五大湖地区采用。2011年,因其在林业方面的志愿工作,弗雷德入围了联合国国际森林英雄奖。

报告题目:安大略省生物多样性、木材和碳方面的实践

 

克里斯·汉尼格(Dr. Chris Hennigar),男,新不伦瑞克大学研究员。最近两年,汉尼格博士在J.D.欧文有限公司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负责计量其公司在北美东北部220万公顷面积上森林、林产品、森林经营及制造业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情况。目前,汉尼格博士在新不伦瑞克大学林业及环境管理学院森林生命周期碳动态及森林自然分配模型专业,以及森林管理设计、森林测量、立木生长方程方面做指导。

报告题目:北美东北部森林管理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敏感性管理、产品结构、排放率和自然干扰

 

谷建才,男,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林业经营的教学研究。曾主持、参加科技部课题3项,林业部课题4项,河北省科技厅项目3项,河北省林业局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六十多篇,编著了《河北省首都绿化工程效益评价》、《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等科技著作5部。获河北省科学技术基本三等奖3项,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2项。

报告题目:低功能水土保持林经营技术

 

布兰恩·泰特斯(Dr. Brian Titus),男,加拿大林务局太平洋林业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包括再造林和植被管理等养分循环和各种森林管理方面的研究。建立并领导了关于森林生物质采伐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CFS国家项目。目前的研究是建立为生产生物能源而采伐生物质所依据的指标、指导方针和单位生产力的标准的研究。最近领导了加拿大第一个关于将燃煤发电厂转变成利用木屑燃烧的发电厂的LCA实验。同时任加拿大日报和新森林杂志的副编辑、两所大学的副教授。

报告题目:可持续森林生物量的清除-指导方针及其科学基础

 

刘世荣,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森林生态学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垮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学、生态水文学和全球变化等方面研究。

报告题目:气候变化与森林适应性管理

 

马克·库贝(Mark Kube),男,加拿大林业研究院主席,阿尔伯特省埃德蒙顿市林权专家,加拿大林业研究院(CIF/IFC)落基山分部的成员。他热心于加拿大林业研究院及阿尔伯特省林业工作者学会的发展。业余时间,他喜欢募集资金及骑自行车,并积极努力推动省际关系及民族关系的发展。

报告题目:加拿大亚伯达省能源与森林现状及应对气候变化举措

 

孙建新,男,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教授,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任职包括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Ecological Processes副主编,以及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和Journal of Plant Ec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报告题目:城市热岛效应及其气候变化的不平衡响应

 

曹吉鑫,男,博士/助理研究员,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研究方向:林业碳汇与气候变化。先后参与国家自然基金(30671660),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02201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137)、森林碳汇计量及监测方法体系研究(Z08040903350000)、北方速生丰产林与果园系统固碳增汇技术研究与示范、北京市区绿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计量监测体系建设以及青藏(或西南)地区典型树种年轮宽度和密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项目的科学研究工作。

报告题目:油松人工林三个不同生长阶段的碳分配特征

 

第二分论坛专家简介

 

简·卡森Dr. Jan Cassin),女,森林趋势“水倡议”项目副总监。主要负责森林趋势流域服务方面的投资工作。她是一位生态学家,研究领域涉及陆地生物、海洋生态及淡水系统。在流域综合管理、生态系统服务量化管理等各种水资源管理问题、湿地银行及流域服务投资(IWS)等创新性财务机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报告题目:森林保护与流域服务

 

余新晓,男,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与生态水文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兼任北京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林学会森林水文及流域治理分会秘书长等多项学术职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出版学术专著15部、专业词典1部、学术文集3部、译著3部、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报告题目:中国饮用水源地的保护

 

梁伟忠,男,高级工程师。1996年开始从事中德财政合作项目工作,2003年开始担任国际合作项目咨询专家,合作对象包括GFA、GITEC、DFS、ANZDEC等咨询公司和KfW、WWF、EU等机构。咨询领域包括:参与式林业及畜牧业规划、造林及森林经营监测、项目影响监测、项目设计与管理、农村发展等。

报告题目:中德财政合作项目参与式森林经营

 

段淑怀,女,北京市水务局教授级高工。1982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现任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监测、治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在中德合作项目小型水体项目中任中方专家。

报告题目:中德财政合作项目小型水体生态恢复

 

陈峻崎,男,高级工程师,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北京林学会国际合作部部长。1990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2004年获得澳洲国立大学硕士学位。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北京山区森林健康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北京密云水库水源保护林营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10余项科研课题和示范推广项目,发表论文32篇,出版专著5部,累计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4次。

报告题目:基于密云水库流域水源地保护的相关利益方伙伴关系

 

董国芬,女,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水文地质专业,现任太原市水务局副局长。主要从事水土保持规划、治理、监测及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工作,曾发表水资源、环境地质、水土保持、地下热水资源等方面多篇论文。

报告题目:饮用水源地保护实践经验介绍

 

第三分论坛专家简介

 

朱春全,男,博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驻华代表、研究员。曾在加拿大、英国、比利时和美国研修和工作。有丰富的管理和科研工作经验和国际组织的工作经历,主要从事生态学、气候变化适应、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认证,林业政策与林产品贸易、湿地保护与恢复,生态区系统保护规划、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景观保护、生态系统管理和流域综合管理等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大型项目的战略规划、立项、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估工作。

报告题目:森林景观恢复全球战略及国外实施案例分享

 

黄清麟,男,博士,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森林经理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重点研究对象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热带天然林和西藏森林,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经营单位水平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景观恢复(FLR)、西藏灌木林评价和集体林区天然商品林生态补偿等。200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

报告题目:森林景观恢复(FLR)的理论与实践

 

李杨,男,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西安项目官员。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得瑞典Lund University社会学硕士学位。目前在WWF西安办公室担任项目协调员,负责物种、森林及水资源相关的保护工作。

报告题目:WWF秦岭项目中的森林、物种保护与社区发展

 

陆元昌,男,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森林经理与统计研究室主任,森林资源动态模拟研究方向首席专家。德国哥廷根大学林学博士,主要从事林业及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建设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工作,为我国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近5年来获中国林科院科技二等奖一次、梁希林业科技一等奖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

报告题目:通过平原与城市森林建设支撑北京生态文明社会发展

 

尼克·格雷勒维茨(Nick Gralewicz),男,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华Lim测绘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副主管。安大略省金斯敦市皇后大学学士,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大学硕士。负责激光雷达(LiDAR)在林业方面的应用开发。擅长大数据分析、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及空间统计学,这些技能在高级森林资源清查决策支持系统(AFRIDS)工具等行业领先软件的开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报告题目:采用机载激光雷达方法改善加拿大森林资源清查

 

王有年,男,北京农学院教授。山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1992年至2011年曾为北京农学院副校长、校长。现为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院长。曾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和推广项目30余项。其中《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省、部级科技及教学奖20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出版科研论著10余部。申报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0项,其中授权20余项,已获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报告题目:北京沟域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胡俊,男,北京市防沙治沙办公室副主任。1987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学院,农业推广硕士,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近年来,曾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和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各一次。主编著并公开出版《沙地生态桑树产业化开发与利用》一书(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以独立撰写或第一作者在核心科技刊物上公开发表10余篇论文;

报告题目:北京市林下经济建设情况

 

秦永胜,男,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副站长,博士,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林业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管理和科技推广工作,发表论文15篇,出版专著6部,多次荣获省部级奖励。

报告题目:北京密云水库森林景观恢复经验

 

第四分论坛专家简介

 

唐人虎,男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中信证劵碳交易与投资首席科学家;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发改委CDM项目审核理事会专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碳市场建设重大课题,多个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以及UNDP、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研究项目。

报告题目:林业碳汇交易在中国碳交易体系构建中的思考

 

陈建成,男,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和行政管理学科负责人,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中文核心期刊林业经济杂志编委等。

报告题目: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发展及博弈分析

 

王春峰,男,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国家林业局亚太森林网络管理中心副主任。自2003年以来,专职从事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并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气候公约历次谈判,是国家林业局气候变化林业议题谈判牵头人。

报告题目:基于森林碳汇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发展与实践

 

侯瑞萍,女,国家林业局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博士,主要从事全国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建设工作。自2005年以来,参与“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试点”等项目,参与《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指南》制订,目前正在参与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参与和指导了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并指导山西、辽宁等省森林碳储量及变化测算。曾发表多篇相关研究论文。

报告题目: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构建及碳汇交易

 

姬宏旺,男,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林业大学本科,北京大学MBA。曾任多家企业高管。并担任北京林学会、北京团市委、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科普专家,主要从事碳计量方面的工作,发明碳足迹计算器和水足迹计算器,拥有20项专利。

报告题目:企业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机遇与挑战

 

迈克尔·T·贝内特(Michael T. Bennett),男,森林趋势高级研究员。中国生态系统服务补偿现状与发展情况评估和跟踪的首席专家,也是中国卡通巴组织的奠基人之一。他作为环境顾问在中国工作多年,曾任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

报告题目:流域服务补偿的项目经验

 

马克·约翰斯顿(Dr. Mark Johnston),男,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美国生态学会的认证生态学家。曾担任苏格兰斯特灵大学及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其研究领域包括:北方针叶林中林火的作用、木材采伐对陆地及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固碳作用。此外,他正在研究如何将碳信用额度与可持续森林经营相结合。2006年,斯喀彻温省研究委员会授予其“杰出科学家”的称号。

报告题目:气候变化与加拿大林业:影响与适应

Contact Us

  • 电话:0086-1084236246
  • 传真:0086-10-62385455
  • 电邮:bjfs@bjfs.org.cn
  • 网站:www.bjfs.org.cn
  • 微博:http://weibo.com/bjfs2011
  • 微信:bjfs1955
  • 邮编:100029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中路8号218室